Skip to main content

35 歲以上沒打這疫苗,當心罹患肝癌機會大增!

By 2022-12-232 3 月, 2023最新消息

作者:黃慧玫

台灣於民國 73 年 7 月起開始實施 B 型肝炎預防注射計畫,但於民國 75 年起才全面實施新生兒 B 肝疫苗接種,有效降低 B 肝感染率,但也代表目前 35 歲以上的台灣人許多並未受到 B 型肝炎疫苗的保護。B 型肝炎初期並無明顯的症狀,若沒有主動篩檢,許多 B 肝帶原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 B 肝,而目前全台有約 171 萬 B 型肝炎帶原者。

所幸隨著醫療的進步,即使罹患 B 肝,透過長期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,將體內病毒的活性降至最低,有效抑制病毒複製,進而減少肝細胞的發炎,避免肝臟走向纖維化、硬化,甚至降低肝癌發生的風險。

救肝卻傷腎怎麼辦?測不到病毒代表肝痊癒了?

邱彥程表示,目前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慢性 B 型肝炎非常便利,不但抗病毒效果優異、藥物副作用低、安全性高,而且一天只需服用一顆,十分便利。

臨床上常遇到許多患者詢問,長期服用 B 肝抗病毒藥是不是會「傷腎」?也因此影響了服藥順從性。邱彥程指出,部分 B 肝抗病毒藥物確實是經過腎臟代謝,在使用前、使用中,都需要密切注意腎功能;但隨著藥物的進步,也有不需因腎功能調整劑量、避免造成腎臟負擔的藥物。如果患者擔心腎功能受到影響,建議患者可與主治醫師討論,醫師會依據患者的病情、治療史、共病症等來決定用藥,千萬不要輕易中斷治療。

邱彥程也指出,B 肝是慢性疾病、治療是場長期抗戰,但有許多 B 肝患者以為體內病毒量變少、超音波正常,就表示「痊癒」了,然後就自行停藥或不再規律回診追蹤。邱彥程強調,若停用 B 肝口服抗病毒藥物,可能造成體內病毒重新活躍與複製,導致猛爆性肝炎之發生,嚴重時甚至引發肝衰竭。一但進展至肝衰竭,如果未能即時進行肝臟移植,恐喪失寶貴生命,不可不慎!

期待健保資源更充足 讓 B 肝患者遠離猛爆惡化風險

邱彥程直言,B 肝抗病毒治療目前面臨的困境是健保資源有限,除肝硬化患者外,慢性 B 肝患者服藥有期效限制。針對 e 抗原陰性的患者,至少可治療兩年,但於服藥期間若檢驗病毒三次,每次間隔 6 個月皆驗不出 HBV 病毒量時,健保就必須停藥。停藥後一定需要定期追蹤或者自費用藥。

「因為擔心 B 肝停藥後復發問題,所以,假如患者的經濟無虞,持續自費用藥是一項比較保險的做法。停藥後需要注意的事項相當多:除了經常性返診以及頻繁的抽血檢驗,甚至是病患因反覆就醫造成的工作損失,都令患者及醫師感到困擾。」邱彥程也提到,考量有些患者對於停藥的想法,醫病一定要相互討論,確認患者對於停藥後的風險完全了解後才可以停藥。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 (FDA) 在所有B型肝炎抗病毒藥的藥物仿單上均加註:停用任何一款B肝用藥,可能會導致成慢性B型肝炎嚴重急性活化的警語。

他曾有一位 50 歲的男性 B 型肝炎患者,在外院服用 B 肝抗病毒藥 3 年後因健保不再給付,而停用服用口服抗病毒藥。某日,患者卻因為身體疲累、全身黃疸送醫,經檢測確診為 B 肝停藥後引起的猛爆性肝炎。即便經過醫療團隊盡力搶救,仍因未能等到肝臟移植而死亡,讓照顧他的媽媽「白髮人送黑髮人」。邱彥程語重心長地說,如果想要減少遺憾不再發生,最好的方法就是「不要隨意停藥」,或者讓醫師與病人有更多的討論及裁量權。但這也有賴政府給予更多的健保資源。

文 / 黃慧玫、圖 / 何宜庭

 

原始連結:https://heho.com.tw/archives/1888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