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型肝炎患者躲不掉停藥後復發的宿命?台灣約有300萬名B肝帶原者,其中有些病人因治療順從性低,病毒無法被徹底消滅,隨時準備在免疫力低下時大反撲,加重肝傷害,甚至導致肝硬化。醫師表示,治療B肝除了傳統的抑制病毒,還應做好自體免疫力的控制,配合適當用藥,有機會達到「停藥後不再復發」、接近痊癒的良好狀態。
遠離黑白人生!肝病及早篩檢和治療
台灣是B肝的流行區,約有15%至20%為B肝帶原者,但其疲倦、噁心、食慾不振、小便色紅等症狀不典型,特異性差,因而疏於治療,導致肝病越發惡化,踏向「肝炎—肝硬化—肝癌」的黑白人生。
國泰綜合醫院肝臟中心主治醫師黃奕文表示,最好的保肝方法,就是積極篩檢和治療,除了有上述非典型症狀者要提高警覺之外,特別是30歲以上未曾施打B肝疫苗,或肝指數異常、有肝炎、肝癌家族史與經常飲酒的肝病高危險群,更要定期篩檢和追蹤治療。
降低停藥後復發率 治療B肝利器
治療B肝應從完全消滅B肝病毒開始,目前較常見的是口服抗病毒藥物,藉由阻斷病毒DNA合成、抑制病毒複製的原理,達到病毒減量至血液中測不到的目標,但因其需天天服用持續3至6年,若患者順從性不高,容易產生停藥後復發、病毒量升高的現象,長期反而增加肝發炎的風險和頻率,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導致肝病惡化。
較新的B肝治療藥物則是針劑的長效型干擾素,除了抑制病毒之外,停藥後還能在半年至一年內持續調節自體免疫力,清除表面抗原。
原文轉載自2014年9月30日 華人健康網